找到相关内容1664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与世学》(3)

    ,并吟唱南无阿弥陀佛或观音赞等。   林邑八乐即“菩萨”、“迦陵频”、“陵王”、“安摩与二舞”、“倍胪”、“拔头 ”、“胡饮酒”、“万秋乐”等。   [习题]   一、佛教舞蹈如何影响中国舞蹈?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051959.html
  • 慧明禅师甘露(2)

    ,便可破相见性。否则可在持名、观像、观想三法之中,择一修持,心念不二,当能生西。在此末法时代,无论何人,能念一句‘南无阿弥陀佛’圣号,即种善根,功德无量。   诸同学,学佛究竟在求净心而已。一切法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952005.html
  • 论析元代佛教度脱剧—以佛教“度”与“解脱”概念为诠释观点(1)

    出家,不断诵念“念佛忍者,南无阿弥陀佛”。还俗回到人间竟已是百十余年光阴,子孙相问“怎生年纪不老?”答曰:“你肯依著我念佛,便不老。”(明臧晋叔编:《元曲选》,北京:中华书局,1958年初版,页...

    李惠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1152368.html
  • 佛菩萨探访录——愈病救苦篇

    至心礼念‘南无阿弥陀佛’六拜,礼念‘南无观世音菩萨’六拜,一共顶礼十二拜,然后再跪念‘南无观世音菩萨’一百遍;晚上睡觉前礼念‘南无地藏王菩萨’三拜,再跪念‘南无地藏王菩萨’一百遍。就这样每天礼、念、求,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3552693.html
  • 净土法门的“十六字”纲领

    简单,正是体现了佛陀的大悲心。“南无阿弥陀佛”这六字洪名,看起来很简单,却是“万德洪名”,是佛的万种功德的结晶,威力无穷,含义很深。六字洪名是梵文译音,“南无”含有四层意思:一是恭敬,印光大师说,有一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2152926.html
  • 十三祖生平与净土思想

    !" 其人礼拜讫,口诵南无阿弥陀佛,声声相次。出光明寺门,上柳树表,舍掌西 望,倒投身下,至地遂逝。〖(续高僧传)唐道宣著。(乐邦文类)/往生传) 等,记为善导大师登树自投而逝。考以唐道宣律师所亲闻...使净宗的弘 化获得原子裂变般的力量。隋唐以降,一句"南无阿弥陀佛"几乎成为中国佛教 的表证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,得力于善导大师净宗理论的创树以及净业德望的 感召。   三、承远大师生平与思想   1.生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4353240.html
  • 武夷山寺庙介绍

    上古树木亦不能幸免。1985年,在南平市政府支持下,民间集资重建明翠阁,为钢筋混凝土结构,红墙青瓦,分外醒目,为山城增添异彩。从公路旁登曲径幽阶而上,"南无阿弥陀佛"巨碑迎面而立,步入"明翠胜境"山门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3553363.html
  • 关于喜舍行愿门

    ,庄严净土,自他两利,其果不可思议也。   问:道友们说,现在只有家中念佛清净。除此之外,无有清净处。我常在家中念佛,其实也没人干扰,但总是妄想纷纷,杂念丛生呢?  答:很简单。你把“南无阿弥陀佛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3254005.html
  • 《生命的终极关怀》之临终关怀(1)

    我们也不一定非要他求生净土不可。尊重他人不同的信仰,是佛教徒应有的基本修养,你可用真诚的态度,提供参考的方式告诉他:‘陈先生,我知道你是虔诚的基督徒,我很真诚的告诉你,念南无阿弥陀佛,求生净土,并不...绝症,心中难免悲痛感叹,但这是你的业报,不能怨天尤人,如果你愿意使生命重生,获得永恒,师父告诉你一条明路,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是三世诸佛的本师本佛,他悲悯我们长沦苦海,受生受死,因此发愿以果地...

    释信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61554042.html
  • 先秦儒家与原始佛教基本思想的差异

    在人间天上七往来才能。八十八种见惑由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六根本烦恼加上身见、边见、取见、戒取见四种错误认识分别见于三界而成,其中任何一种要断除都不容易。虽说佛教净土宗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至简至易,...

    陈郁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1254587.html